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文/夏虫工作室
核心观点:海信系通过集中竞价、协议转让及表决权委托三板斧,一举拿下科林电气超20%的表决权。然而,就在科林电气控制权即将易主之际,科林电气高管突然结盟反击,科大电气股权争夺战似乎已经打响。此时,石家庄国资委又再次举牌入局,这让科林电气控制权最终归宿变得扑朔迷离。
一方面,科林电气遭海信系狙击,海信系旗下公司青岛海信网络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信网能)通过集中竞价、协议转让及表决权委托三板斧获得了科林电气超20%的表决权。自海信系3月11日举牌后,科林电气股价暴涨,股价高峰时高达33.96元/股,较举牌前收盘价涨幅超80%。截止4月8日收盘,股价为28.92元/股,股价涨幅依然有近60%。
另一方面,科林电气遭遇股权争夺战后,形成了三股角力的态势。即遭遇海信系狙击后,科林电气董事长张成锁联合邱士勇、董彩宏、王永等三位高管签署一致行动协议形成联盟给予反击。科林电气也同时遭遇石家庄国资委“举牌”,这让科林电气的最终实控权“归宿”变得扑朔迷离。短短五天时间内,海信系通过海信网能通过集中竞价、协议转让以及表决权委托三大方式撬动了科林电气20%的表决权。3月11日至3月15日,海信网能通过集中竞价的方式购买科林电气普通股11279824股,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4.97%。若按以上每个交易日收盘价均值大致估算,海信网能或耗资超2亿元。
3月15日当天,海信网能与科林电气的多位股东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共计划转让1159.24万股。其中,科林电气副董事长李砚如、董事兼总裁屈国旺以25.5元/股的价格转让724.44万股,其余股东以23元/股的价格转让284.74万股,合计转让总价达2.85亿元。与此同时,李砚如、屈国旺将其所持科林电气合计不超过2173.33万股股份(占总股本9.57%)对应的表决权委托给海信网能行使。至此,海信网能透过集中竞价、协议转让以及表决权委托三大方式获得了科林电气近20%的表决权。海信网能或为了快速狙击科林电气,在集中竞价中的方案策略中或有意规避5%的红线。在股票二级市场交易中,为了保护上市公司中小股东尤其是广大普通投资者的利益,《证券法》《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中特意设置了持股比例超过5%即举牌等限制性规定。即如当投资者及其一致行动人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拥有权益的股份达到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的5%时,应当在该事实发生之日起3日内编制权益变动报告书,向中国证监会、证券交易所提交书面报告,通知该上市公司,并予以公告。在达到或超过5%的股份比例后,投资者及其一致行动人所持股份比例每增加或减少5%,应当依照前述规定进行报告和公告。在该事实发生之日起至公告后3日内,不得再行买卖该上市公司的股票。投资者及其一致行动人拥有权益的股份达到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的5%后,其拥有权益的股份占该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的比例每增加或减少1%,应当在该事实发生的次日通知该上市公司,并予以公告。值得注意的是,海信网能未来 12 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大宗交易、协议转让等方式继续增持科林电气不低于6%的股份,且暂无处置已拥有权益的股份的计划。需要指出的是,随后海信网能也在陆续“加仓”。3 月 22 日,海信网能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方式购买上市公司人民币普通股 813,400 股,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 0.36%,持股表决权增加至 20.00%。3 月 29 日,海信网能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系统合计增持本公司股份4387106 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93%。截止到4月2日,海信网能持有本公司股票数量达到31671328股, 持股比例达到13.95%,同时其持上市公司表决权比例达到23.52%。事实上,科林电气并非海信系首次在A股的围猎,其于去年也通过类似手法成功拿下乾照光电控制权。据悉,海信视像累计耗资16亿元,拿下乾照光电2.07亿股,占乾照光电总股本的22.88%。2022年3月中旬,乾照光电发布定增公告,其以8元/股的价格发行1.875亿股,向8家发行对象募集资金15亿元。其中,海信视像顶格获配6200万股,获配金额达4.96亿元,拿下乾照光电6.93%的股份。此后,海信视像又进一步通过二级市场举牌加码。据悉,2022年3月17日-3月25日,其进一步拿下乾照光电4474.44万股股份,累计投资总额4.03亿元,持股比例涨至11.93%,跃升为乾照光电第一大股东。2022年3月31日-12月29日期间,海信视像进一步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方式进一步增持乾照光电,以5.23亿元的价格再收7397.14万股。经过多次举牌后,海信系最终夺下乾照光电控制权。2023年1月31日,海信系旗下海信视像公告披露,截至2023年1月31日,海信视像已取得乾照光电控制权,并成为乾照光电控股股东。在海信系在围猎科林电气与乾照光电过程中,我们发现其狙击背后存在两大共性,第一,标的资产股权分散易被狙击;第二,标的资产业务与海信系产业具备一定协同性。乾照光电最早是由前三大核心创始股东邓电明、王维勇和王向武通过一致行动人方式来实现控制的。2013年,三位大股东放弃续签一致行动协议后,公司长期处于“无实控人”状态。科林电气的控制权同样也极其分散。据悉,海信系举牌前,科林电气的实际控制人、大股东张成锁仅持有公司11.07%的股份、二股东李砚如持有6.44%、三股东屈国旺持有6.32%,四股东石家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持有4.95%。李砚如、屈国强为创始人团队成员,三位创始团队成员合计持股23.83%,且已经解除了一致行动协议。二股东、三股东持股合计也只有12.76%。其次,海信系狙击资产与其自身产业形成互补或具备战略协调价值。乾照光电主要产品为LED及砷化镓太阳电池的外延片和芯片,尤其在Mini LED、Micro LED等新兴技术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据悉,乾照光电已具备年产636万片的Micro LED芯片和高光效LED芯片的生产能力。专业咨询机构曾预测,预计2030年MLED全球市场规模将超过3300亿元,京东方、TCL、康佳等行业龙头纷纷布局。海信视像也曾表示,取得乾照光电控制权的目的为进一步强化海信视像在显示产业链的战略布局,加快 Mini LED、Micro LED等新技术的研发和产品推广,建立未来在市场、供应链上的资源优势,夯实公司在显示行业的领先地位。需要指出的是,海信系狙击乾照光电时,从定增到举牌再到海信系控股,乾照光电相关股价表现似乎平平,未来乾照光电的股价又将会如何演绎?我们将持续跟踪观察。
那海信系为何对科林电气产生浓厚兴趣?这背后的运作逻辑又会是什么?这或与海信系看好汽车电子化方向有关。海信系所处的家电市场属于存量市场博弈时,未来增长“天花板”似乎触手可及。对于这种质疑,海信董事长贾少谦曾公开表示,看好汽车电子化方向,作为公司未来第三大增长曲线。贾少谦称,新兴产业,比如汽车电子,目前从技术层面看,海信从汽车的压缩机、空调系统,再到汽车模具都有布局;在应用端,电视屏可以延伸到智慧驾驶舱,激光显示也可以延伸到抬头显示领域,还有海信的智慧交通可以切入到车路协同、无人驾驶等,如果能更好地进行产业打通,增强协同性,产业空间会更大。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了2023年汽车产销数据。2023年,汽车产销累计完成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产销量创历史新高,实现两位数较高增长。其中,乘用车市场延续良好增长态势,连续九年超过2000万辆,为稳住汽车消费基本盘发挥重要作用;新能源汽车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产销突破900万辆,市场占有率超过30%,成为引领全球汽车产业转型的重要力量。第二,随着新能源车的快速放量,汽车热管理等需求预计也将得到快速释放。与传统燃油车相比,新能源汽车在热管理范围、实现方式和零部件等方面均有所替换和升级,空调系统更加复杂。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单车价值约为传统燃油车电车价值的3倍左右。事实上,海信早在2021年就对相关产业进行布局。2021 年,海信控股耗资13亿元完成对三电的收购,以75%的股权成为其控股股东。三电的业务为制造和销售汽车系统及其他产品,并提供物流、研究等其他相关服务,主要产品包括车用空调压缩机、空调管、HVAC 单元、换热器、电子冷却剂加热器和热泵系统等。同样,科林电气主业与海信系未来具有协调价值。公开资料显示,科林电气主营业务为电气设备制造行业,为从事电力行业、公共事业及大型行业客户提供智慧电力系统解决方案相关业务,主营产品主要涉及智能电网、新能源和EPC领域,产品和服务涉及智能变电、智能配电、智能用电、新能源等十余个系列。目前,公司在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发电集团、石油石化、钢铁煤炭以及各行各业积累着有近1.32万家的客户资源。值得注意的是,科林电气新能源市场未来增长可期。科林电气预计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约为37亿元至45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约10.78亿元至18.78亿元,同比增长约41.11%至71.62%。科林电气表示,公司两大主业电气设备和新能源市场业务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同时公司实施子公司独立运营、降本增效等战略措施以及公司规模化效益逐渐显现,从而使得2023年经营业绩有了较大的提升。科林电气遭遇股权争夺战后,形成了三股角力的态势。即遭遇海信系狙击后,科林电气科林电气董事长张成锁联合邱士勇、董彩宏、王永等三位高管签署一致行动协议形成联盟给予反击。科林电气也同时遭遇石家庄国资委“举牌”,这让科林电气的最终实控权“归宿”变得扑朔迷离。截止到4月2日,海信网能持有本公司股票数量达到31671328股, 持股比例达到13.95%,同时其持上市公司表决权比例达到23.52%。海信网能也表示,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大宗交易、协议转让等方式继续增持上市公司不低于6%的股份,且暂无处置已拥有权益的股份的计划,并直言其最终目的是取得上市公司的控制权。若未来海信网能进一步加仓,科达电气实控人恐将易主。然而,海信系如此闪电般围猎,似乎也遭受实控人及高管反击。4月1日,董事长张成锁(11.07%)与董事、副总经理邱士勇(持股2.74%)、董事、副总经理董彩云(持股2.34%)、副总经理王永(1.16%)共同签署了《关于石家庄科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之一致行动协议书》,四人自此形成一致行动关系,在公司的决策过程中保持一致行动。据此,四人合计持有科林电气比例将达到17.31%,故认定科林电气实控人仍为张成锁。让人意外的是,在科林电气遭遇海信系举牌时,石家庄国资也在出手。石家庄国资旗下国投集团于3月27日至4月1日,合计增持科林电气227.1万股,持股变动比例为1%。截至4月1日,国投集团对公司持股数量达到1362.57万股,持股比例达到6%。需要指出的是,国投集团属于石家庄国资旗下公司,而张成锁与石家庄国资早有相关合作。据悉,石家庄国资官方渠道曾发布公告,“张成锁一行赴旅投集团所属石家庄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考察交流,并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至此,令人疑惑的是,石家庄国资出手背后又有何安排?这是否可能打乱海信系的控股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