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生物医药行业将迎来新一轮上涨周期,所长预测“暴力上攻一触即发”
在《价值事务所》上周的文章中所长有讲,全球乃至国内的生物医药行业马上要迎来新一轮的周期,正如当初标题说的“暴力上攻一触即发”。
全球的生物医药投融资环境从2023Q4起开始好转,二级市场的美国XBI生科指数(可以理解为美国的创新药指数)已经从底部连续[_a1_]三个月,连拉三根阳线。
最先能感受到投融资环境变化的,就要属CXO了。这不,在前不久的摩根大通医疗健康大会上,药明生物更新了自家情况,对比其11月所做的说明,完全可以用“惊天大逆转”来形容。
惊天大逆转
2023年5月,药明生物在投资者开放日活动中透露自己今年前五个月新增综合项目仅25个,于是二级市场次日就赏了他一个20厘米,同时带崩一众CXO小兄弟。
药明2023Q1的新增项目情况确实非常拉垮,而后逐渐有好转,但一直到Q3,新增项目也才61个,对比以往差了一大截。
2023年12月4日,药明生物又发布自己的业务更新情况,截至2023年11月底,新增项目数量为91,同时又在PPT中进行悲观预测:行业在未来两年预期个位数增长,并将自己2024年新增项目预期下调至80。
其实自Q1以后,药明的新增项目情况明显开始好转。到2023H2,随着美联储降息预期,再加上GLP-1、阿尔兹海默等重磅医药的新需求,全球生物技术投融资情况有明显的好转,但药明却给市场透露了一个非常悲观的预期。
我的天,所长当时看到就差点气炸了,后面立马发了文章喷药明生物,并在文章中直说,“所长真想让药明管理层闭嘴,老实说良好的业绩沟通,正确的投资者关系,应该是给出市场稳定、积极的预期,而不是给出市场混乱不堪的预期,你如果看不清楚,就闭嘴少点预测。”
即便后面药明两天暴跌30%多、继续带崩一众CXO小弟时,所长仍然坚持了自己的判断,认为药明对行业乃至自己的预测都是严重错误的。
果不其然,也就过了一个月,便出现了本文一开头的惊天大逆转,2023全年公司新增项目132个,项目总数达到698,换句话说就是,12月一个月就新增了41个项目。
什么情况,是不是黑人问号脸?
前面11个月,每个月平均新增8.2个,最后一个月直接新增41个项目,整个四季度新增加了71个项目,同时公司改变了2024年新增项目数目标,由之前的80提升至110个。
这绝对属于行业层面的惊天大利好,利好整个CXO以及创新药行业,利好全球,也利好国内。
在之前的文章中所长反复有强调,近几年国内医药行业的沉寂,其实是在为下一个阶段完全同国际化接轨的高价值原发性创新阶段的转型做铺垫,到现在,铺垫也完成得差不多了,所以下一轮国内的生物医药产业周期基本会与全球同步,近两年,中国生物科技指数CBI也确实同XBI的走势较为一致。
药明生物作为全球CXO龙头,又是绝对稀少的CRDMO端到端一体化平台,其临床前项目的增减情况(即“R”)非常能反映行业大趋势。就在近期公布2023年全年业务情况(1月3日更新)的次日,(1月4日)药明又官宣自己拿到了德国大B公司的两个单子,是的,就是新冠期间同辉瑞率先研发出mRNA疫苗并赚得盆满钵满的大B公司,国内先不说,欧美的复苏目前来看还是非常明显的,而现在地球这么“平”,尤其生物医药行业更平,所以,用不了多久,海外的火热就会传导至国内。
国内生物医药拐点已至
CXO龙头药明生物的新增项目情况很具备代表性,基本能大体反映出行业的火热程度,不过,除了CXO以外,其实看看国内一众大药企的表现,也基本可以确定他们会在近两年迎来一个较大的拐点。
比如国内的创新药一哥恒瑞,在业绩经历了近两年的下滑后,已经迎来拐点。2023全年,即便Q3反腐最严重的时候,都是正增长的,2023H1创新药业务收入为49.62亿元,占当期营收比例达44.43%,不出意外2024这个数字能超过50%。
根据恒瑞的管线来看,2024-2025都是产品获批的大年,并且是全球多点开花,恒瑞的业绩拐点是2023,产品获批大年是2024-2025。
恒瑞的老婆店翰森,近几年的业绩可谓是波澜不惊、一潭死水,但这都是表象,其营收的内部结构一直在发生变化。2023H1,创新药收入已达27.86亿元,占整体营收比为61.8%,向创新药转型的速度比恒瑞还快,不出意外2024年将重获双位数增长。根据公司的规划,到2025年,创新药占营收的比例这个数字会进一步达到80%。2024是翰森的业绩拐点,看其研发管线,核心产品兑现大年也差不多会出现在2025-2026年。
2023是石药集团历史上增速最慢的一次,但根据公司的指引,2024又会恢复到双位数增长,主要是因为新获批的 5 个品种。而2024年起,也会是石药创新药管线陆续兑现的日子,截至2023年12月,石药有 7 款创新药递交上市申请,在2025年以后,预计可以每年上市 10 个新品种。
还有华东医药,他的业绩拐点出现在2022年,但主要是因为医美比较能打,如果剔除医美只看医药板块,前些年布局的创新药也大概会从2024年开始兑现……
国内的头部大药企,他们的业绩拐点基本都出现在2023-2024期间,而他们的创新药获批大年也基本都在2024-2026,看罢从仿制药时代一路走过来的国内头部大药企,再看看国内56家港股18A创新药(剔除康希诺,因为这货受疫情影响过大,过于失真)的产品营收表现以及海外授权情况,这一切数据都切切实实表明,当下我国的创新药行业已经同当初不可同日而语了。
经过长达几年的沉寂(翰森的业绩已经停滞了五年,恒瑞也差不多,2023也就和2019一样),国内生物医药产业已然焕然一新,虽然在资本市场的表现还是稀里哗啦,好似整个行业毫无未来马上要破产,其实他们正在一年年变得越来越强。
当下,全球生物医药投融资环境正在改善,而且改善的速度还极快,国内的生物医药产业又恰好正迎来拐点,虽然二级市场当下还比较惨淡,但所长的内心却越来越坚定、越来越自信,全球乃至中国生物医药的新周期即将到来,医药行业,起飞在即。